中医普及学堂每天5点与您准时相约
养胃五点“少点慢点淡点软点暖点”
益气聪明汤透脓散(上)
史书上面讲:返本报始,先从建祠。
朱熹的《学礼》讲:若有火盗,先救祠堂。
古籍又讲:归乡筑居,先筑家庙。
古人报效祖先叫返本报始,都是先从营造公堂开始,建祠是一种公心的体现。
五经富在经济腾飞的时候,有很多乡贤跟有心人士纷纷回到家乡,修复以前自己祖上的祠堂。真是“古有名贤光史册,今有哲人耀千秋!”
古人讲过,百年祠,千载谱。这个祠堂可以延续百年,那个家谱可以上下千载。修族谱跟建祠成为时代的一个使命。
老师写《我们的五经富》特别突出祠堂建设。祠堂有很强大的凝聚力,里面有工巧明,有财丁贵寿文化等。
一般不是每一代人都能修祠堂的,修建祠堂需要这代人出了厉害人物。古代叫重光,你能让祠堂重光。就是你亮了,带动整个家族都亮了。所以祠堂的建设有利于鼓励激励后世奋发进取,有这个作用。
我为什么要提到祠堂?因为这种返本报始之心,每个中医人都需要,学好了让中医更亮,添砖加瓦,这种返恩的思想催人奋进。
韩信胯下之辱,漂母给他一碗饭,后来创造了一饭千金的典故。他讲将来我能成就一定回来报答。
所以人家问什么力量最强的?老师说——报恩!
你看《地藏经》,女孩子为了报母亲的恩,居然修成了佛。
张仲景为了报宗族的恩,居然著成了《伤寒论》。
孙思邈为了报国家恩,居然修成了《千金方》。帝王多次留他在京城任高官,然后孙思邈叫为了感恩皇恩浩荡,他要隐居深山著出著作,让国运更昌隆,人民更健康。
所以看来人不是活在哪个时代,或者哪个地方,哪个位置,只要报恩思想炽热炽烈,定是吉星高照,不同凡响。
好,看新的方名释义,益气聪明汤。这个汤方观它的方名,就知道它的方义,益气,肯定有补中益气作用。聪者,耳朵旁,耳朵很灵敏伶俐。明,日月,代表两个眼睛,眼睛能光明。这对于耳聋耳鸣目障眼花效果好。
益气聪明汤的方歌讲到,耳聋目障服之清,耳朵聋了,眼睛看不清了。
益气聪明,这是古代治疗耳聋目障的经典名方。主要是年老中气不足,清阳不升,导致目暗无光辉。益气,就是说充电,电足了,聪明,耳聪目明。就有这些风药蔓荆子清利头目,升麻升举中气,葛根引众药上达颅脑脖颈上去,适当配点人参*芪益气,作为主力,再适当配点*柏芍药甘草,眼睛的这些红血丝热症灼热可以退下去,整个方子非常平和。
曾经有一个视神经萎缩,白内障,眼花看不清的,然后准备动手术。手术前连服益气聪明汤,服到15剂的时候,他说好像不用去了,眼睛也不挡了,再服15剂,恢复正常没事了。
益气聪明汤有刀下挽留的作用,就是说年老以后,目暗昏花,中气不足的。
还有一个低血压的患者,他的血压一直上不去,蹲下去起来头晕目眩,看不清。
老师一想血压低又贫血,肯定是气不足,又不能升举。降压有镇肝息风有天麻钩藤,升压有益气聪明往上升。好,益气聪明汤,服十剂后,蹲下去试着突然站起来没事了。有一次上厕所,蹲很久,原本他都不敢站起来的,后来站起来没事。以后你们如果碰到一些久蹲起来头晕目眩的,想一下,你肯定中气不足,清阳不升。后来再一量血压稳定。由此可以证明益气聪明汤有升高中气不足低血压的效果。
还有颈僵的,我说你除了有颈椎僵硬,还有其他什么症状?最近视力退化的快,而且有时耳朵嗡嗡作响。
我说对了,普通颈椎病我会用葛根汤。如果说你伴随视力下降,耳朵听力退化,肯定中气不足!
因为古人讲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肠胃的中气不够了,你的九窍就光明不了,益气聪明汤。
因为我切他的脉沉弱,凡脉沉弱者益气聪明汤,可以把它提起来。一剂以后,他说先感觉到颈椎松了,第五剂,眼睛好使多了,十剂吃完眼耳颈同时好。它是从下面好到上面的,益气聪明汤,因为它有葛根,葛根可重用30到50克。
曾有一个落枕的患者,这个是网上的案例,他因为深夜回家感受风寒,第二天起来,颈都转不了,益气聪明汤,一剂下去就好了。
然后用此方治疗落枕20余例,一般一剂就好,最多不超过3剂。但要重用葛根50克左右,这是对落枕,急性疲劳僵紧的。
为什么?他有补疲劳的*参*芪,解僵紧的芍药甘草,还有造颈椎的葛根。所以益气聪明汤不单是为眼花耳聋耳鸣耳胀而设,更为颈椎酸重疲劳受风寒而设。所以患者数十例落枕报告,基本上是一剂就好,最多不超3剂,颈部如释重负,颅脑转动灵活。
慎风寒节饮食
惜精神戒嗔怒
——保身四要
更多腾讯视频搜索
“中医普及学堂”
精彩音频点击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