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麻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中药的奥秘防风
TUhjnbcbe - 2022/2/22 14:31:00

防风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其性微温,味辛、甘;归肺、肝、脾经;其基本功效有祛风解表、祛风湿、止痛。多用于外感表证、风湿痹痛、皮肤瘙痒及透疹、息风止痉等,临床常用量为4.5~9g。

刘强重用防风治耳鸣

天津名医刘强临床重用防风治疗耳鸣,每用多获佳效。刘氏认为耳鸣之作,多责之于肝肾,因肝经循行于耳,肾开窍于耳。故治耳病多以清肝泻火或滋阴补肾。耳鸣虽为肝肾之病,但因脾虚而浊阴上逆蒙蔽清窍而致者亦属多见。刘氏认为其治用防风乃为理想之品,因防风味甘,入足厥阴肝经,燥己土而泄湿,达乙木而息风。故防风实为治疗浊阴上逆、蒙蔽耳窍所致耳病之妙品。刘氏临证多重用防风(30~40g)治耳鸣,其效甚捷。

如治一刘姓男子,年30余岁。患耳鸣近3月余,无有休止。经西医检查,诊断为神经性耳鸣,服西药培他定、谷维素,并注射B族维生素及ATP等药未能缓解。后延中医诊治。初以龙胆泻肝汤不效,继用杞菊地*汤治疗月余罔效。刘氏应邀为其诊治。患者除诉其耳鸣隆隆不休以外,尚有头部昏沉且重如裹,时眩晕泛恶,胸胁满闷,食少,便溏,舌质胖淡苔白,脉沉弦滑。证属浊阴上逆蒙蔽清窍,刘氏初以苓桂术甘汤2剂,其眩晕、泛恶略除,但耳鸣不减。后刘氏在前方基础上加防风30g,患者服药1剂耳鸣减轻,2剂后耳鸣及诸症皆除。

*融琪重用防风治胃下垂

福建名医*融琪主任医师在其经验方“益气防风汤”中重用防风(20~30g)治疗胃下垂,每获良效。其基础方为:炒防风、*芪各20~30g,人参、白术、炒当归各10g,升麻、柴胡各4.5g。

如治孙某,女,32岁,年9月13日初诊。患者胃下垂病史3年,消瘦乏力、体重肢困、食纳减少、胸脘胀闷不适,进食后即产生腹下坠的感觉,平时做弯腰动作时感觉疼痛,久医乏效。就诊前,于我院行X线检查提示:胃小弯角切迹低于髂嵴连线水平以下13cm。拟诊为重度胃下垂。诊得舌质暗淡少苔,舌底脉络色暗,略有迂曲。辨证为气虚血瘀,中气下陷。治宜益气升阳佐以活血行瘀。处方:炒防风30g,*芪30g,人参10g,白术10g,炒当归10g,莪术6g,桃仁6g,升麻4.5g,柴胡4.5g。6剂,水煎服。二诊:服药后纳增,胸脘胀闷不适减轻。续前方再服7剂。三诊:诸症明显好转,弯腰自如,不疼痛。此后,以前方加减治疗共20天,复查X线提示:胃小弯切迹于髂嵴连线下2cm,为轻度胃下垂。宗原旨巩固治疗20天,嘱患者加强腹肌锻炼。疗程结束后,复查X线胃位置已回归正常,患者饮食正常,精神体力明显好转。

防风不仅能加强机体免疫功能,增强体力,同时尚有加强并协调胃肠道运动的作用。*老的临证经验表明,重用防风治疗胃下垂,对改善胃动力效果显著,如按常规量使用,则难以获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药的奥秘防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