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麻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一轮考点考纲重点之方剂学各论泻下剂
TUhjnbcbe - 2021/9/15 18:40:00
点击上方“青医说考研”置顶我们

01

胃肠燥热,津液不足,大便干燥,小便频数者,治疗宜用(单选)

A.济川煎

B.增液汤

C.新加*龙汤

D.增液承气汤

E.麻子仁丸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解析:E。胃肠燥热,津液不足,故大便干燥;胃肠燥热,脾受约束而失去布津功能,津液但输膀胱,故小便频数,此为胃强脾弱,《伤寒论》称之为“脾约”,治当润肠泄热,行气通便,宜选麻子仁丸(E对)。济川煎的功用为温肾益精,润肠通便,主治肾虚便秘(A错)。增液汤的功用为增液润燥,主治阳明温病,津亏便秘证(B错)。新加*龙汤的功用为泄热通便,滋阴益气,主治热结里实,气阴不足证(C错)。增液承气汤的功用为滋阴增液,泄热通便,主治阳明热结阴亏证(D错)。

点击空白答题丨淡出动画

02

济川煎中配伍当归的用意有(多选)

A.补血润燥

B.活血化瘀

C.润肠通便

D.下气止逆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解析:AC。济川煎方含肉苁蓉、牛膝、当归、泽泻、枳壳、升麻,可温肾益精,润肠通便,主治肾虚之便秘,其中,当归(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可补血润肠通便(AC对),与补肾之牛膝共为臣药。

点击空白答题丨淡出动画

03

十枣汤适用于(多选)

A.悬饮

B.实水

C.痰饮

D.皮水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解析:AB。十枣汤方含芫花、甘遂、大戟和大枣,可攻逐水饮,故可主治咳唾胸胁引痛,心下痞硬,干呕短气等之悬饮(A对),还可治一身悉肿,腹胀喘满,二便不利等水肿(实水)(B对)。

点击空白答题丨淡出动画

04

十枣汤中配伍大枣的目的是(多选)

A.制约药物峻烈

B.缓和药物*性

C.健脾益气补虚

D.益气培土护胃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解析:ABD。十枣汤中,芫花、甘遂、大戟共为君药,以攻逐水饮,该方需大枣煎汤送服,以培土、缓中,一方面防止逐水伤及脾胃(即培土护胃)(D对),另一方面缓和诸药的峻烈(A对)及*性(B对),最终使得邪去而不伤正,为该方之佐使。

点击空白答题丨淡出动画

05

济川煎主治证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多选)

A.大便秘结

B.头目眩晕

C.腰膝酸软

D.小便清长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解析:ABCD。济川煎方含肉苁蓉、牛膝、当归、泽泻、枳壳、升麻,可温肾益精,润肠通便,主治肾虚之便秘,故济川煎证以大便秘结(A对)为主症,还可见腰膝酸软(C对)、头晕目眩(B对)、小便清长(D对)等肾虚的症状。

点击空白答题丨淡出动画

方剂学

方剂学各论——泻下剂(三)

(全国卷历年出题数:38道)

1.方剂对比分析与鉴别应用——润下与逐水

①润下:麻子仁丸能润肠通便,泻下热结,主要用治胃肠燥热,大便秘结之证。

②逐水:十枣汤、舟车丸均能泻下逐水。但十枣汤逐水之中兼有培土扶正作用,主治水肿腹胀实证以及悬饮;舟车丸逐水之中并能行气,逐水攻下之力较猛,主要用治水肿而见大腹肿满为主之证。

2.具体方剂

(1)润下剂

济川煎

济川苁蓉归牛膝,枳壳升麻泽泻齐,温肾益精润通便,肾虚精亏便秘宜。

当归、牛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

水煎煮七分,食前服用。

温肾益精,润肠通便。

肾阳虚弱,精津不足证。大便秘结,小便清长,腰膝酸软,头目眩晕,舌淡苔白;脉沉迟。

①肉苁蓉温肾益精,暖腰润肠,为君药。

②当归补血润燥,润肠通便;牛膝补益肝肾,壮腰膝,性善下行,二者共为臣药,寓通于补之中,寄降于升之内。

③枳壳下气宽肠而通便,泽泻渗利小便而泄肾浊,升麻升清阳而浊阴自降,共为佐药。

④配伍特点方名“济川”,意在滋润河川以行舟车。诸药合用,既可温肾益精治疗其本,又能润肠通便以治其标。用药灵巧,补中有泻,降中有升,具有“寓通于补之中,寄降于升之内”的配伍特点。

气虚者,加人参;有火加*芩;肾虚加熟地;虚甚可去枳壳。

热邪伤津及阴虚者忌用。

麻子仁丸

麻子仁丸脾约治,杏芍大*枳朴蜜,润肠泄热又行气,胃热肠燥便秘施。

麻子仁、芍药、枳实、大*、厚朴、杏仁、蜜。

上药为末,炼蜜为丸,温开水送服;亦可作汤剂。

润肠泄热,行气通便。

胃肠燥热,脾约便秘证。大便干结,小便频数,脘腹胀痛,舌红苔黃,脉数。

①本方证乃因胃肠燥热,脾津不足所致,《伤寒论》称之为“脾约”。

②综观本方,虽用小承气以泄热通便,而大*、厚朴用量俱从轻减,更取质润多脂之麻仁、杏仁、芍药、白蜜等,一则益阴增液以润肠通便,使腑气通,津液行,二则甘润减缓小承气攻下力。本方具有下不伤正、润而不腻、攻润相合的特点,以达润肠、通便、缓下之功,使燥热去,液复,而大便自调。

(2)逐水剂

十枣汤

十枣非君非汤剂,芫花甘遂合大戟,攻逐水饮力峻猛,悬饮水肿实证宜。

芫花、甘遂、大戟(各等分)、大枣。

原方用法:三味等分,各别捣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枣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内药末。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温服之,平旦服。若下后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钱,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

攻逐水饮。

①悬饮咳唾胸胁引痛,心下痞硬胀满,干呕短气,头痛目眩,或胸背掣痛不得息,舌苔滑,脉沉弦。

②水肿一身悉肿,尤以身半以下为重,腹胀喘满,二便不利。

①甘遂善行经隧水湿,是为君药。

②大戟善泄脏腑水湿,芫花善消胸胁伏饮痰癖,均为臣药。

③三药峻烈,各有专攻,合而用之,则经隧脏腑胸胁积水皆能攻逐,且逐水之力愈著。然三药峻猛有*,易伤正气,故以大枣十枚为佐,煎汤送服,寓意有三:缓和诸药*性;益气护胃,减少药后反应;培土制水,邪正兼顾。

本方作用峻猛,只可暂用,不宜久服。若精神胃纳俱好,而水饮尽去者,可再投本方;若泻后精神疲乏,食欲减退,则宜暂停攻逐;若患者体虚邪实,又非攻不可者,可用本方与健脾补益剂交替使用,或先攻后补,或先补后攻。使用本方应注意四点:一是三药为散,大枣煎汤送服:二是于清晨空腹服用,从小量开始,以免量大下多伤正,若服后下少,次日加量;三是服药得快利后,宜食糜粥以保养脾胃;四是年老体弱者慎用,孕妇忌服。

控涎丹

组成:甘遂、大戟、白芥子各等分。

功用:祛痰逐饮。

主治:痰伏胸膈证。

舟车丸

舟车黑丑及大*,遂戟芫花槟木香,青皮陈皮轻粉入,行气逐水力量强。

黑丑、甘遂、芫花、大戟、大*、青皮、陈皮、木香、槟榔、轻粉。

行气逐水。

水热内壅,气机阻滞证。水肿水胀,口渴,气粗,腹坚,大小便秘,脉沉数有力。

①甘遂善行经隧水湿,是为君药。

②大戟善泄脏腑水湿,芫花善消胸胁伏饮痰癖,均为臣药。

③三药峻烈,各有专攻,合而用之,则经隧脏腑胸胁积水皆能攻逐,且逐水之力愈著。然三药峻猛有*,易伤正气,故以大枣十枚为佐,煎汤送服,寓意有三:缓和诸药*性;益气护胃,减少药后反应;培土制水,邪正兼顾。

本方是在十枣汤的基础上加味而成,攻逐水饮之力极峻,能使水热壅实之邪,从二便畅行而出,水陆并行,故名舟车丸。体虚及孕妇禁用,非形气俱实者亦不可轻投。服药后水肿胀满未尽,病人体质强壮者,次日或隔日按原量,或稍减量再服,但方中轻粉、芫花、大戟、甘遂等药*性剧烈,须注意用量,不宜久服。

青医说

用心做中医在线教育

■■■■

编辑:柠檬酸校对:竹起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轮考点考纲重点之方剂学各论泻下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