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医药大学的小可爱
溯源君
说到脾胃,大家都知道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我们知道补脾胃的第一方是四君子汤,而提到治疗中气下陷,甘温除大热的方子,大家肯定也不陌生,那么今天溯源君就带大家了解一下金元四大家之一补土派李东垣的著名方剂——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汤方组:*芪、炙甘草各五分,人参、当归身、橘皮、升麻、柴胡、白术各三分。
功效: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主治:脾虚气陷证
症见:饮食减少,体倦肢软,少气懒言,面色萎*,大便稀溏,舌淡,脉虚;以及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崩漏等。
方解:本方以甘温之*芪为君药,一取其能大补肺脾之气,正中脾气亏虚之病机,二取其可以补气升阳,有升提之性,正中中气下陷的病机。其次采用人参补益脾气,与*芪相配伍,增强补益脾气之功。气虚应补气,但更重要的是让脾胃可以化生气,故以白术健脾益气,恢复脾之健运,以炙甘草调补中州,调和诸药。佐以当归取其善补阴者必从阴中求阳,善补阳者必从阳中求阴,故补气必兼顾补血,气有血的依托则生化源源不绝。佐以陈皮一能健脾燥湿,二能理中焦脾胃之气,在众多补药中发挥着补而不呆滞之功。本方最大的特点是使用了升麻、柴胡这二味药,且药量极轻,却发挥着四两拨千金之效,这也是李东垣补土派的学术思想——风药的应用。在本方中以少量的柴胡、升麻,取其风药清扬上升之性,大助*芪升举之力,复中气之位。诸药配合,以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为何风药用量宜轻不宜重呢?
与本方病机严格贴合,中气虚弱而下陷,要知道虚证当然宜补,但如何补是一个技巧。假设虚弱的中气就像那火苗,用当归、*芪、白术和*参等药可以让火苗旺了一些,而要让火更旺的话大家通常会拿小扇子轻轻扇,也可用嘴轻轻吹,但切不可一股狂风让火苗立刻熄灭。本方中少量的升麻、柴胡就如同这扇子和嘴轻吹带来的风,让火烧的更旺。
另外一种说法与历史背景有关,李东垣创立本方的时代,民众多营养不良,同时身兼有发热,故也有一说言用升麻、柴胡这些辛凉解热透表之药是为了兼顾当时的发热。
除此之外,少量的风药在辨证基础方上还可应用于去湿,如防风,藿香,荆芥穗,少量使用于湿症患者,可使祛湿作用大大加强。其理同湿柴点火,微风火旺而湿去,大风火灭而湿留,同时风药也可以起到开宣上焦之意,加强肺通调水道,宣降之功。有关*芪用量的方面众多知名医家认为,在治疗脏器下垂证属中气下陷证的病人时,*芪需重用才可收效,如国医大师邓铁涛一文《*芪之妙用》中记载以补中益气汤重用*芪治疗脏器下垂的经验,*芪用量多在30g-g范围内。同时李可老先生治疗急危重症常用补中益气汤合方,其中*芪就重用g,李可老先生言其*芪可运大气。在皮肤病中,李可老先生言其虚则补之以生芪,重用60克以上,益肺气而运血,兼有化腐生肌敛疮之妙,实为疮疡要药。眩晕(美尼尔氏综合征)李某,男,57岁,已婚,干部,年4月17日初诊。
从年起头晕,当时头晕较剧,如立舟车,感觉周围环境转动,呕吐,血压低,耳鸣如蝉声,于年、年均同样发作过,西医检查有耳内平衡失调,为美尼尔氏综合征。
近二月来头昏头晕,不能久看书,稍久则头痛头晕加重,胃部不适,有呕吐之感,并有摇晃欲倒,食纳减退,体重亦减,常嗳气,矢气多,大便正常,晚间皮肤发痒,西医认为荨麻疹,影响睡眠,恶梦多,小便稍频,有少许痰,有时脱肛,脉弦细无力,舌淡无苔。根据脉症认为属中虚脾弱夹痰,兼心气不足;治宜先益中气、调脾胃,佐以宁心理痰:用补中益气汤加味。
处方:炙*芪四钱,*参二钱,柴胡八分,升麻八分,白术二钱,当归一钱五分,陈皮一钱五分,炙甘草一钱,茯神二钱,炒远志一钱,法半夏二钱,生姜三片,大枣三枚,服五剂,隔天一剂
5月12日二诊:服药后诸症均见轻,由于看报稍久,六天前又失眠严重,医院诊治,给予镇静剂后稍好,但大便有时燥,近日二便尚调,脉迟滑,舌正中心苔薄*腻,似有食滞之象。仍宜调和脾胃,健强中气兼消胃滞
原方*芪改为二钱,加枣仁二钱,焦山楂钱,服三剂。
5月31日三诊:服上药后自觉很见效,食欲及睡眠好转,二便调,精神佳,看书写字能较前久些,但超过二小时就觉烦躁及头部发紧,小便正常,脉虚,舌正无苔,改用心脾肝并调,以丸剂缓治。
补中益气丸八两,每早服二钱;归脾丸八两,每晚服二钱;感冒时停服。药后头晕失眠等症基本消失。
摘自:《蒲辅周医案》方乃良方,用之得当,是证用是方则可发挥方之良效,溯源君曾有本方加减重用*芪45g调理好了外婆的子宫脱垂(脾虚气陷,肝肾亏损证),外婆自述喝了效果很不错,同时脚也不会经常麻痹了。
特
别
注意
溯源君所分享内容仅作为参考知识。不代表临床治疗方案及意见。如有患病,医院及时就医,勿耽误病情。如有自行使用导致医疗事故,溯源君不承担连带责任。编辑:阿砭
审核:渊梦瑾瑜
THE
END
药有古今唯效是尚
法无中西互补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