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麻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扶阳要药论附子下一
TUhjnbcbe - 2021/1/29 14:00:00
初期白癜风怎么治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6126358.html

(接中篇)

一、傅文录医案

(一)腰椎间盘突出症案——乌附麻辛桂姜汤加味

张某,男,60岁,农民。年12月6日就诊。

患者进行性腰痛数年余,近几年进行性加剧,曾做CT、MRI检查确诊为“胸腰多处椎间盘突出症”,经中西药物治疗数年效果不佳。现症见:行走困难,走路时间稍长就出现腰部疼痛伴双下肢放散性痛,且双下肢酸软无力,夜晚自感双下肢有收缩感,全身处于一种紧缩感之中,平素畏寒肢冷,手脚凉,平卧时腰痛稍减轻,特别是睡后早晨减轻,睡眠不佳,二便如常,食欲尚可,自感近些年气力进行性下降,无法从事稍重的农村劳动,舌淡胖大滑润,脉硬滑、重按无力。证属阴盛阳衰。治宜扶阳抑阴,佐以活血益肾。方用乌附麻辛桂姜汤加味,药用:

制附片90g(先煎2小时),制川乌60g(先煎2小时),桂枝60g,生姜60g,炙甘草30g,生麻*30g,丹参30g,三七10g,骨碎补30g,山萸肉90g,怀牛膝30g,杜仲30g,山楂30g,肾四味各30g。6剂。

用法:先煎附子与川乌,再下余药同煎,每天1剂。

二诊(12月27日):服药之后,疗效平平,只是感到夜晚身体稍感轻松,白天行走双下肢放散疼痛减轻。病重药轻,调整处方用药:

制附子g(先煎3小时),制川乌90g(先煎3小时),细辛30g,桂枝60g,生姜g,炙甘草30g,生麻*10g,丹参30g,三七10g,怀牛膝30g,山萸肉90g,仙灵脾30g,仙茅30g,补骨脂30g,山楂30g。

三诊(年1月5日):服药之后,疼痛消失大半,行走自由,活动后双下肢放散痛消失,原方有效,再进6剂。

随访(1月27日):腰腿疼痛均消失,如常人一样,但不能过度劳累。嘱咐其在恢复期间,要注意劳逸结合,防止复发。2月14日介绍病人来诊,告诉病愈很好。10月15日随访,一如常人,农村劳动如常。

腰腿疼痛是临床上的疑难杂症之一,其一般方法是难以取效的。因此,该例病人一诊开始,即大剂乌附麻辛桂姜汤加味,虽然重拳出击,但却疗效平平,可见其三阴寒证病情深重之程度。二诊之时,即加大乌附剂量,终于效果显著,疼痛消减大半,再诊而服药,疼痛几乎消失。病虽愈,但仍然要注意劳逸结合,防止过劳而引发旧疾。针对这种病人,若没有火神派扶阳学术理念,乌附用量过小,轻描淡写,是解决不了这样的问题的。

(二)老年牙痛上火案——潜阳封髓丹加味

李某,男,65岁,退休工人。年12月20日就诊。

患者既往身体健康,近阶段由于家中盖房子操劳过度,牙痛上火症状明显,医院治疗,服用中西药物时好时坏,无法根除。现症见:形体稍肥胖,满面通红,自感两面颊部发热,头晕上火,牙痛以右侧上下牙为著,经牙科检查之后,未发现局部有什么异常,心胸烦热,口苦咽干,夜晚睡眠不宁,食欲尚可,气短乏力,活动后尤其明显或加剧,二便如常,舌淡胖大、边有齿痕,舌面滑润,脉沉滑有力、尺部尤甚、伴有间断一结。证属阳虚阴盛,阴火上潮。治宜疏散郁热,调理气血。方用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加味,药用:

升麻10g,柴胡10g,*参30g,生*芪30g,苍术15g,白术15g,羌活10g,*芩10g,*柏30g,砂仁15g,生石膏30g,炙甘草10g,丹参30g,三七10g,当归10g,桃仁10g,红花10g,枳壳30g,桔梗10g,赤芍10g,川牛膝30g,制附子10g,生麦芽30g。6剂。

用法:水煎服,每天1剂。

二诊(12月27日):服药之后,面红、牙痛均愈,其余症状均消减大半,睡眠略改善,头脑昏沉明显减轻。调整处方,方用潜阳封髓丹加味,药用:

制附子60g(先煎),龟板10g,砂仁15g,炙甘草30g,*柏30g,白蔻仁10g,丹参30g,三七10g,肉桂10g,生龙牡各30g,磁石30g,紫石英30g,怀牛膝30g,骨碎补30g,石菖蒲30g,天麻10g,苍术15g,白术15g,山楂30g。6剂。

三诊(年1月5日):睡眠改善,头脑也较清楚,只是略感无力,腰困。调整处方。药用:

制附片60g(先煎),龟板10g,砂仁15g,炙甘草30g,*柏30g,白蔻仁10g,丹参30g,三七10g,肉桂10g,生龙牡各30g,磁石30g,紫石英30g,怀牛膝30g,骨碎补30g,仙灵脾30g,枸杞子30g,菟丝子30g,补骨脂30g,苍术15g,白术15g,山楂30g。6剂。

四诊(1月12日):精神好,气力增加,睡眠好,二便调,只是近几天感冒,咳嗽、胃脘不适、恶心等,偶感心中悸动,并说这样的情况已有数十年之久,而且是吃这次中药之后感觉发作比以往轻得多,只是偶有一次心中悸动。舌淡滑、质稍红,脉沉滑有力、尺部稍弱、间有一结。调整处方,方用炙甘草汤加味,药用:

炙甘草30g,红参30g,桂枝30g,生姜30g,麦冬30g,熟地*60g,山萸肉30g,火麻仁30g,制附子30g(先煎),丹参30g,檀香10g,降香10g,三七10g,砂仁10g,*柏10g,苍术15g,白术15g,藿香10g,佩兰10g,骨碎补30g。5剂。

同时,病人要求服完汤药后,服中成药进行长期巩固治疗,嘱咐服用桂附地*丸,进行长期调养。

年老体弱,肾阳亏损是必然的趋势,但病人却反映出一派的头面部上火、牙痛、面红等表现。用火神派辨识阴阳的法则来看,乃是典型的阴火上潮证,也验证了笔者认为的“头面疾患少实火”之论断。治疗这样的情况,笔者一般是先采用疏散阴火的方法,方用李东垣的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发散阴火,略用小剂量附子及参芪之品扶助阳气,重散阴火,轻辅正气,病人服药后浑身舒服并头部阴火证速消。二诊之时则采用治本之法,重剂量应用附子以治本,方用潜阳封髓之法,直入根底,病人服药后症状迅速改善;三诊之时略调处方,以使更为全面。四诊之时病人旧病大为减轻,为治根本、平衡阴阳,方选炙甘草汤合封髓丹,以达收功之效。可见我们学习火神派扶阳学术思想,临床应用姜桂附也要分时机、看情况,在减少病人痛苦的情况下,相机而用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傅强

1
查看完整版本: 扶阳要药论附子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