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睡醒睡前,都会把牙刷一下,来保持口腔清洁、干净卫生。如果几天不刷,人们都会避而远之,因为不刷牙后的口腔会堆积大量的细菌,从而引起口臭问题。
生活在现代,刷牙是一种非常的方便形式,但是在古代没有牙膏、牙刷的情况下,古人会刷牙吗?如果会,它们又是怎么刷牙的呢?
中国人自古以来都非常重视牙齿的整洁与美观问题。在现存最早诗词专辑《诗经》中,就形容到美女的牙齿“齿如瓠(hù)犀”,像葫芦籽一样整齐洁白。
而在《礼记》中就记载过古人是如何清理口腔清洁的,经文中这样写道:“鸡初鸣,咸盥(guàn)嗽”,意思就是公鸡打鸣,天要亮了,要洗脸漱口开始新的一天了。
漱口法
可以说,古人们清理口腔时,并不是用“刷”的,而是用“漱”的。漱口一直是古人最主要的清洁牙齿口腔的方式,并且一直沿用到现代。
在古代,漱口的方式也是五花八门。而最常用的就是用盐水,或许是因为古人发现了盐有抑制细菌滋生的功效。所以他们不光会用盐水漱口,还会直接用盐擦牙。在《红楼梦》中就写到,贾宝玉每天清晨都会用盐擦牙,来保持牙齿和口腔的卫生清洁。
古人除了会用盐来擦牙漱口外,还会使用茶水、酒甚至是明矾水来漱口,据说明矾水可以有效的预防口疮,而在现代社会也证明了明矾水加橄榄漱口可以有效地去除口臭。
揩齿法
从隋唐开始,中国才正式有了“刷牙”的现象。但那时候的刷牙方式与我们现代人的使用方式略有不同,据传这种方式是从古印度的佛教中流传开来的。
当时释迦牟尼佛在为众生说法布道时,围绕在身边的弟子口臭都十分严重。于是佛陀便叫弟子们使用树枝制造成刷牙工具来刷牙。
后来随着佛教文化的进入,这种清洁牙齿的方法也得到了广泛的流传与使用。在唐代的医书中就记载了这种刷牙的具体方,就是用杨柳枝的一头用牙齿咬软,在蘸上一些药粉来刷牙。这种方法又被称为“杨柳枝揩齿法”,如果实在没有杨柳枝时,用其他的树枝代替也可以,如果身边确实没有树枝用手指直接刷也可以。
到了宋代,现代牙刷的雏形终于出现了,其形状与现代牙刷类似,只不过牙刷上的刷子毛是用马尾巴制作成的。但是宋朝的马匹稀缺,马尾就少,所以当时市面上的牙刷并不一定是用马尾做成的,也很有可以是猪毛。
同时古人刷牙时也不是干刷,而是配上特质的清洁剂。这种清洁剂有膏和粉两种,其主要成分包含皂角、生姜、地黄、旱莲、升麻等多种中草药。
后来中国的牙刷传到了欧洲国家,受到了贵族的欢迎,而平民因为其价格昂贵根本无法使用。直到19世纪30年代,用尼龙做毛的牙刷诞生后,才大大降低了牙刷的制作成本,而牙刷也才真正地进入平民家庭。
(资料选自《古代人的日常生活》,图片来自网络,若侵联删,感恩制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