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疫情放开快1个月了,事态的发展超乎人们的想象,经过这种大事件才会明白为什么中华民族历经年始终屹立不倒,没有像其他古文明一样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人有很强的适应能力,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医院急诊、发热门诊恢复了平静,大街上车水马龙,恢复了往日的繁华。我想我得快点写写抗疫总结,怕再过几天大家都忘了有新冠疫情这么回事了。
虽然“新冠疫情事件”可能就此结束了,但新冠病*却会长久的存在下来,可能会伴随我们大部分人一生的时间。因为种种迹象表明新冠疫情就是历史记载的东汉末年那次大瘟疫的翻版,据记载多年前那次瘟疫持续超过50多年,死亡上千万人。医圣张仲景详细记录了瘟疫的症状、体征、病情演变,更提出了极为有效的治疗方法,相信熟读《伤寒论》的医者都会有这样的体会,这次疫情和仲景先师记录的太相像。虽然大部分人都说自己“阳康”了,但据我对周围亲戚朋友同事等的了解,很多第一批感染的到现在20多天了,仍然有各种不同的症状。所以我认为疫情没有那么简单就消退,第二波感染的时候这部分人可能症状会更重。
和年前不同的是,现在西医已经很先进,而且西医是循证医学,比较好理解,从一开始大家就知道是一种病*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引起了这次瘟疫,而且通过对病*的基因测序了解了病*变异的过程,不同*株之间的差异,因为如此所以治疗的方法当然就首先是杀灭病*,所以说阿兹夫定、paxlovid、莫诺拉韦有没有效,当然有效了,如果它们能早期彻底的杀灭病*,疾病当然就不会进展,这个很好理解,问题是目前来看这些药物都不是完全杀灭病*的,西方国家仍有较高的死亡率就是很好的说明。
中医是没有病*的概念的,那中医凭什么和西医比疗效?又怎么解释中医的作用机制呢?中医里很多概念西医是没有的,其中最显著的就是寒热,中医的寒热不完全指温度,是一种表象,是人们最初观察自然世界得出的一种表象。比如说人们得新冠之后会怕冷,会全身骨节疼痛,皮肤毛孔紧闭,中医总结说这种怕冷、疼痛、毛孔紧闭就是“寒”的表象,而且这些都是体表的表现,因此叫“表寒”。而后续病人会咳嗽,吐白色痰,舌苔是白色的,中医总结这种白痰、白舌苔是肺“寒”的表象,因为在内部因此叫“里寒”。因此中医观察这个疫情病人的症状,首先得出这个瘟疫是“寒疫”。
很有别的表象吗?有,第一病人症状很多,可以出现在各个部位,关节、眼睛、舌头、皮肤等等,这在自然界里符合什么特性呢?就是水的特性,流动的特性,水为湿邪,和风不一样,风是善行而数变,就一会这疼一会那疼,而水流到哪哪就有症状,而且不会很快好。第二个病人总是很难快速痊愈,总会留有各种各样的症状,因为“湿邪重浊粘滞”。第三乏力的症状特别多,因为“湿为阴邪,易损伤阳气,阻遏气机”。因此中医通过观察总结,给这个瘟疫定性为“寒湿疫”。
可见中医是通过表象来分析问题的,不管是什么病*还是其他的外感因素,它的表象离不开“风寒署湿燥火”,说白了就是离不开自然界的表象,因此中医能够以不变应万变,不怕所谓病*变异等等。几千年前的方子现在仍然有效,因为自然表象不会变,寒就是寒,水就是水。古代中医的智慧,就像易经一样,将千变万化的大自然总结成可循的规律。
既然得出“寒湿疫”的结论,那治疗方法随之就出来了,那就是驱寒祛湿,医圣再将其细分为驱表寒、驱里寒等等,而且每一种方法都有对应的方子。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质疑中医,为什么总是去翻几千年前的方子,而不去创新。因为后人还没有人能够突破前人的高度,就像《易经》一样,你说去创新《易经》,那就是天方夜谭。
通过中医的病理、生理,可以很好的解释疫情中出现的现象:
1、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的症状重,死亡率高。因为老年人本身阳气衰退,阳气弱,驱寒祛湿的力量就弱,但并不是所有的老年人症状都重,因为有些老年人注重身体锻炼,注重顾护身体的阳气,而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本身活动少,而且久病伤阳,因此死亡率高。
2、儿童症状轻。因为儿童生长发育期,阳气旺盛,体内阴寒物质少,道家说儿童是纯阳之体,因此儿童即使有些恶寒发热等表证比较重,寒湿之气也不易入里。
3、女性症状较重。成年女性本身阳气比那些弱,“寒”性体质比较多,再加上照顾孩子,本身确实锻炼,因此症状重。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结论,要想在后续的感染中减轻症状,快速康复,就是要注意顾护自身的阳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很重要:
1、适量的多做运动,康复以后,多做运动,尤其在春夏的时候,动则生阳,最好的提升自身阳气的方法就是运动。
2、避免损伤阳气的习惯。熬夜、贪食生冷、肥胖都会损伤阳气。
3、学习一些简单的提升阳气的方法。比如食疗,生姜、干姜、大枣、桂圆等等,比如养生操,易筋经等等。
关于治疗,实践表明仲景先师的方子是极为有效的,解表寒的麻*汤、葛根汤,表寒里寒双解的小青龙汤,里寒化热的射干麻*汤,这几个方子能解决大部分问题,当然很多病人都有变证,伤寒、金贵里面都有相应的处理办法。
关于心肌炎,为什么年轻人容易得心肌炎?“心为君主之官”本不易受病,因为心脏是阳气最盛的地方,老年人有基础病的都不容易得心肌炎,而年轻人得心肌炎的原因大部分是心阳外散,什么原因会心阳外散?第一过度运动,发病的时候过度运动。第二情志改变,过喜、过怒、过兴奋。这都是年轻人才容易出现的情况,治疗的方子是桂枝干姜枳实汤加减。
西医在没有抗病*治疗,或者抗病*治疗无效时,最有效的药物是激素,糖皮质激素,而一直以来中医界有一种说法,糖皮质激素是一种外源性“阳气”的补充,这也从侧面说明阳气的重要性。而外源性补充的阳气会不会抑制自身阳气的生成,理论上说肯定会的。
关于XBB,外感病合并腹泻,特别是“寒利”的时候,其实是比较难处理的,而且容易出现伤寒、金贵所说的“难治”或者“死症”,所以大家要格外谨慎。麻*升麻汤是可以参考的方子。
希望大家以谨慎的态度对待这次疫情,因为我们已经看到不光老年人,好些年轻人也没能躲过疫情的冲击,可以说稍有不慎就会酿成大错。大家多了解一下中医,一定会对自己和家人有很大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