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你信么中医能起死回生,挽救河南溺亡同胞 [复制链接]

1#
医治白癜风的知名专家 http://m.39.net/news/a_5941620.html
河南千年不遇的洪灾,牵动所有中国人的心。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无论是人民*队出动救灾,还是交通瘫痪沿线群众自发给受困同胞提供免费饮食,还是市民的抱团自救,都让我非常感动。陶医生在千里之外无能为力,只能给河南省慈善总会捐款元,并承诺日后一定多去河南旅游。截止目前为止的通报,这场灾难已经造成33人死亡,其中很多是溺亡。按常识来说,溺水者如果心跳呼吸停止10分钟以上就很难救回,即便救回,也会因为大脑缺氧而有严重后遗症。然而,中医似乎可以颠覆这种常识。有中医自媒体声称,根据中医古籍记载,溺水1天以内,甚至3天以内都还可以救活,后者还附有清代散文家袁枚记载的康熙年间一实例,栩栩如生,让人大呼神奇。我在粉丝群里贴了上面这些图,对中医的这些神迹表示不信任。支持中医的粉丝看出了陶医生的怀疑,他们分为两派,一派认为这些中医自媒体都不是真正的中医,或者不能代表中医;另一派则认为这些方法未必无效,死马当活马医,万一有效呢?一来二去,某粉丝就很客气地问我:陶先生,你知道屠呦呦么?青蒿素,就是屠呦呦从古老的中国医书医方里得到的研究方向。陶医生当然知道屠呦呦,也对青蒿素究竟是怎么被发现出来的过程比较熟悉。很多中医支持者认为,这就是中医价值的体现,因为这个诺贝尔奖级别的贡献,中医非但不应该被质疑,还应该发扬光大。作为一个中国人,生下来默认设置就是相信中医,陶医生本人也是如此。所以,我非常理解这些中医支持者的感情与逻辑。然而,青蒿素的巨大成功,恰恰是有史以来对中医的最大挑战,没有之一。中医支持者没有意识到青蒿素给中医带来的最大挑战,那是因为他们从未往相反的方向去思考,而他们一旦开始这种思考,进入一步一步的逻辑推论,最后的结果他们一定会大吃一惊。以下是关于青蒿素研发的事实:

伟大的中医药宝库里有无数的抗疟药,谁也无法视这种巨大存在。比如,著名的《肘后备急方》中有43个药方。

更著名的《本草纲目》中抗疟药更多,多达多种:柴胡、*芩、牛膝、苍耳子、马鞭草、马兰、香薷、青蒿、常山、人参、白术、升麻、葛根、知母、葳蕤、牛蒡根、当归、地*、菖蒲、玄参…上世纪60年代末,中国举全国之力,发动数十个科研单位花5年时间攻关,共检验了4万多个化合物和各种草药,其中单屠呦呦课题组就检验了个中药(上面列出的中药大部分包含其中)。结果:除了从*花蒿里用有机溶剂低温提炼出的青蒿素(并非肘后备急方里所称的),其他全是被验证为无效的方子(少数显示有效迹象,但*性更大)。

基于上述事实,陶医生有以下逻辑质疑:为何有些人只看到了青蒿素的成功,就认为这是中医的全面胜利?为何他们看不到,几百个中医方子竟然全部无效的事实?为何他们不进一步思考,这几百个方子既然是无效的,为何被古人当做有效而白纸黑字记载,并流传至今?为何他们不再进一步想想,几百个方子都是无效的,这难道不说明古人根本就没有掌握判断疗效的科学方法(不怪古人),那么几百分之一的有效,又能有多靠谱?为何他们不再彻底想想,所有中医古籍中看似不靠谱和看似靠谱的方子,又能有多少真的有效呢?古人究竟凭怎样的疗效判断标准,将它们记录在案的呢?这种疗效判断标准真的存在么?如果不存在,你又该如何看待中医和中药呢?

点到为止。中医博大精深,大家自己琢磨。

(完)

扫码陶医生育儿群

陶黎纳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