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普济消毒饮治疗面部皮肤病经验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能治么 http://pf.39.net/bdfyy/zjft/160311/4785554.html

导读

普济消*饮(《东垣试效方》)之功效为清热解*,疏风散邪。功效来源于方剂之组成、用量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纵观全方,主要为清热解*,疏风散邪之药,又因有引诸药上达,使风热*邪宣散透发之品,因此,侧重于清解上焦头面之热*。面部皮肤病中有诸多病因为*热内蕴,复感风热*邪,壅于上焦,发于头面,郁于肌表,可有恶寒发热,红肿热痛,咽喉不利,口渴,便秘,舌红,苔*,脉数之表现。治宜清热解*,疏风散邪。原方主治为大头瘟,今择其功效而不拘泥于主治,治疗面部或上焦皮肤病证属风热*邪为患者,效果良好。

●痤疮案

李某,男,28岁。年2月28日初诊。

主诉及现病史:面生青春痘1年。初期面部只生少许丘疹,能挤出白色分泌物,时起时落,无需治疗,不久,丘疹演变成结节及囊肿,越发严重而来我中医门诊求治。现症:前额、双颊、下颌、颈部均可见丘疹、结节、囊肿,颈部尤重,大的囊肿触痛并有波动感,丘疹能挤出白色分泌物,口渴,大便秘结;舌红,苔*,脉浮数有力。

西医诊断:痤疮。中医诊断:肺风粉刺。辨证:风热*聚。治法:清热解*,疏风散邪。方药:普济消*饮加减。药用:酒*芩10g,酒*连5g,牛蒡子10g,陈皮10g,连翘10g,板蓝根10g,生甘草10g,柴胡、桔梗、玄参各5g,薄荷、僵蚕、升麻各2g。水煎服,一日2次。第3遍煎液局部湿敷,一日1次。

二诊(年3月7日):上方用7剂,无新生丘疹,小丘疹消退,囊肿中脓液吸收,口渴明显减轻,大便通畅。上方去*连、柴胡、薄荷、升麻,加白术10g,丹参10g,益母草10g,继续口服及湿敷。

三诊(年3月14日):上方又用7剂,结节消失,囊肿明显回缩。守方继服及湿敷。

四诊(年3月21日):上方又用7剂,诸症消失,面颈部留有瘢痕。再拟消痕汤:白芷10g,白芍10g,丹参10g,三七10g,丝瓜络10g,夏枯草10g,猫爪草10g,炙甘草10g。水煎服,一日2次。外涂消痕散(白芷、白芍、丹参、三七、桃仁、红花、三棱、莪术等量,粉碎过筛),用*瓜汁调成糊状涂瘢痕处,一日2次。

五诊(年4月4日):上方又用14剂,瘢痕明显变浅。停用口服药,外涂消痕散1个月,瘢痕基本消退。

按语:素体阳热偏盛,肺经蕴热,复感风热*邪,壅于上焦,发于头面,形成风热*聚之证。*邪宜清解,风热宜疏散,病位在上宜因势利导。疏散上焦之风热,清解上焦之*邪为基本治法。方中*芩、*连清热燥湿,泻火解*,尤清上焦头面热*;牛蒡子、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消肿;连翘清热解*,消肿散结,疏散风热;僵蚕祛风定惊,化痰散结;玄参、板蓝根加强清热解*之功;甘草、桔梗清利咽喉;陈皮理气疏壅,散邪热郁结;升麻、柴胡疏散风热,并引诸药上达头面,且寓“火郁发之”之意。全方共奏清热解*、疏散风邪之功。普济消*饮因突出“消*”二字,可用于*邪为患之病证,因升、柴引药上达头面,而利于头面之疾的治疗,又因有疏风、宣肺、祛痰、散结,更适于风热*聚之痤疮。综观全方,解*是关键。

●面部湿疹案

申某,男,58岁。年3月9日初诊。

主诉及现病史:面部起湿疹2年,不规律用药,时轻时重。近期因嗜食辛辣厚味而加重。现症:面部潮红、丘疹、脓疱、渗出、瘙痒,发热,咽痛,口渴;舌红,苔薄*,脉浮数。

西医诊断:湿疹。中医诊断:湿疮。辨证:风湿热袭表,湿热*蕴结。治法:清热解*,疏风祛湿。方药:普济消*饮加减。药用:酒*芩、陈皮、连翘、板蓝根、地肤子各10g,白鲜皮15g,马齿苋20g,酒*连、生甘草、玄参、柴胡、桔梗、僵蚕各5g,薄荷、升麻各3g。水煎服,一日2次。第3遍煎液局部湿敷。外涂3%硼酸。

二诊(年3月16日):上方用7剂,热退,渴止,渗出及瘙痒明显减轻。上方去柴胡,继续口服。外用药同前。

三诊(年3月23日):上方又用7剂,丘疹全部消失,瘙痒止。上方去僵蚕、板蓝根,加白术10g,木香10g,又服7剂愈。

按语:素体湿热内蕴,外感风热湿*,壅于上焦,发于头面。治宜清热解*,疏风散邪。方用普济消*饮加减清热解*,疏风散邪,消疹止痒。*芩清热燥湿,泻火解*,尤长于清中上焦湿热;白鲜皮清热燥湿,祛风解*;地肤子利尿通淋,清热利湿;马齿苋解*收敛。诸药在清热解*,疏风散邪基础上又增加了祛湿作用,利于湿疹好转。

●面部脂溢性皮炎案

梁某,女,31岁。年3月21日初诊。

主诉及现病史:5个月前患者发现面部毛囊周围有红丘疹,渐发展融合成暗红色斑片,被覆油腻性皮屑及痂皮,瘙痒,不久,蔓延到头皮,曾按脂溢性皮炎治疗,外涂药膏,口服B族维生素,稍有缓解,近期因外感风热,病情加重,求中医治疗。现症:头面部均可见暗红色丘疹及融合成的斑片,覆盖鳞屑、痂皮,渗出,瘙痒,轻度发热,口渴,大便秘结;舌红,苔*,脉浮数。

西医诊断:脂溢性皮炎。中医诊断:面游风。辨证:风热犯表,*邪郁结。治法:清热解*,疏风散邪。方药:普济消*饮加减。药用:酒*芩、陈皮、生甘草、玄参、连翘、牛蒡子、板蓝根各10g,酒*连、柴胡、桔梗、僵蚕、升麻、薄荷、蝉蜕、白鲜皮各5g。水煎服,一日2次。第3遍煎液局部湿敷,一日1次。

二诊(年3月28日):上方用7剂,热退,渴止,丘疹明显消退,大便通畅。上方去柴胡、*连,加白术10g,桂枝2g,继续口服及湿敷。

三诊(年4月11日):上方又用14剂,丘疹几乎消退,瘙痒止。上方去升麻、薄荷、板蓝根,又服7剂,诸症悉除。

按语:素体湿热内蕴,蕴久化*,复感风邪,热*上壅,风热上扰,形成面游风。治宜清热解*,疏风散邪。普济消*饮清热解*,疏散风热,可使热退、*解、湿祛、疹消、痒止。本案风、湿、热、*为患,解*散邪是关键。

●面部牛皮癣案

宋某,男,41岁。年4月11日初诊。

主诉及现病史:头面部起红色斑丘疹,上覆银白色鳞屑2年。医院诊断为牛皮癣,口服及外用多种药物,反复发作,久治不愈,近期因外感及饮酒,上述症状加重。现症:头面部均可见丘疹,疹色焮红,鳞屑较多,束状发,薄膜现象及点状出血征阳性,瘙痒明显,心烦,口渴,微恶寒,小便*赤,大便干燥;舌质红,苔*,脉滑数。

西医诊断:银屑病。中医诊断:白疕。辨证:*热内蕴,上攻头面。治法:清热解*,疏风散邪。方药:普济消*饮加减。药用:酒*芩、陈皮、生甘草、何首乌、当归、玄参、连翘、板蓝根各10g,酒*连、柴胡、桔梗、僵蚕、升麻各5g。水煎服,一日2次。第3遍煎液外洗头面,一日2次。

二诊(年4月18日):上方用7剂,心烦,口渴明显减轻,无恶寒及发热,丘疹有所消退,二便通调。上方去柴胡、*连,继续口服及外洗。

三诊(年5月9日):上方又用21剂,丘疹大部分消退,无新生丘疹,瘙痒止,二便通调。上方去升麻、板蓝根,加桂枝2g,又服21剂愈。

按语:湿热*火内蕴,复感外邪,肌肤失养。治宜清热解*,疏风散邪,和血。普济消*饮加当归、何首乌,可清热解*,疏风散邪,和血消疹。牛皮癣病因复杂,*邪为患是主要且常见之因。清热解*可祛*,疏风散邪也祛*。当归、何首乌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普济消*饮加味治疗头面部牛皮癣可谓标本兼治,清、消、汗、补诸法并施。

摘自周宝宽等

《普济消*饮治疗面部皮肤病经验》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