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医院院长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639957.html又到了“不怕冻不死你”的寒冬腊月啦,一不小心就得了风寒感冒怎么办?
有人说:“简单,去医院吊一天水,再吃点消炎药就好啦。”
如果您不担心自己的免疫力因为输液和滥用抗生素而变得越来越差,您就尽管去吧。原央视著名节目主持人李咏曾在他的节目中提到:“抗生素会把好菌坏菌全都一网打尽,永久性地改变免疫功能和神经系统。滥用抗生素会导致孩子遭受真菌感染,诱发湿疹、过敏、哮喘等疾病;尤其三岁以下小孩处于生长发育期,一些器官组织尚未发展成熟,更容易受到抗生素的永久伤害。”
其实外国人对于他们自己发明的打点滴很少使用,却被不晓得其中原理的中国人当成了宝,这真的是“外来和尚好念经”呀。咱们祖国中医拥有那么深厚的医药文化,一些方药简单易用,还没有副作用。掌握一些实用方,做自己和家人的医生,各类感冒都不用怕!
一、感冒了如何学做自己的医生?中医看感冒先分“症”
中医将常见的感冒一般分为五种类型:风寒型、风热型、肠胃型、肾阳虚型以及肝郁积食型。咱们一起来看看各种类型的感冒分别会出现哪些症状,生活中又怎样从大量的药品里正确地去用药呢?
1、风寒型
多发于冬、春、秋等气温变化较大的季节。有时候我们晚上睡觉被子没盖好,也就是俗语说的“被冻着了”。第二天早上起来就开始咳嗽吐痰、流青涕,认为自己得了感冒。严重一点的还伴随着身体发热发烧、无汗、畏寒、身体很重的感觉。那么这些都是风寒感冒会出现的症状。
首先要提醒大家的一点就是,中医将风寒型感冒分为外感风寒表实证还有虚证,咱们先说表实证,症状表现为:头昏头重,没精神,发热,无汗,怕冷,鼻塞、咳嗽、痰白、流涕等;而风寒表虚证的患者身上是会出一层虚汗的,其他症状和实证没有差别,所以风寒表实证是无汗的,而风寒表虚症是有汗的,知道有没有汗出的症状表现,我们就能区分是风寒表实证还是虚症了。
在知道了是实证还是虚症后,我们去药房买药时,就能排除一些不适合的中成药了。比如说一些中成药的成分里含有麻*,麻*这味药的发汗作用较强,适用于外感风寒,身体发热,怕冷,无汗的感冒情况,如果你属于外感风寒表实证(无汗),那么用这味药就对了。所以去药房买药时,如果你得的是风寒表实证,就要买含有麻*的中成药。
再往专业一点说,中医临床上治疗风寒表实证会用到麻*汤:麻*、桂枝、杏仁、炙甘草。麻*汤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之功效,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这个大家了解一下就可以了。
但如果你是风寒表虚症,那就不适合选用含有麻*的中成药了,应该用含有桂枝的中成药。桂枝的发汗作用较缓,有调和营卫的功效,可治外感风寒表虚症(有汗)。所以,如果你得的是风寒表虚证,去药房就要买含有桂枝的中成药。中医临床上治疗风寒表虚证就会用到桂枝汤:桂枝、芍药、炙甘草、大枣、生姜。主治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苔白不渴。大家同样可以了解一下。
如果你想用中药来治愈感冒发热,那么就得对症下药,如果药用反了,比如明明身体出汗,是风寒表虚症,但是却用了麻*,出现了汗多不止,感冒发热的病情反而会加重。所以感冒时想要做到药到病除,就得学会正确辨别感冒的不同症状,分型而治。
补充:
也不妨试试民间流传、屡试不爽的简易方子:生姜切片(6至7片)加带须的葱白根(一截)再加些红糖煮开,闻到有香味就可以关火了,大概5分钟。喝一碗下去温热驱寒,睡一觉起来就发现感冒全好了。但也要分型再煮哦,生姜和葱白的量可以没有变化,如果是风寒表实证,那么红糖的量就要多放;如果是风寒表虚证,红糖的量就要少放。不喜欢吃葱白的朋友可以尝尝核桃肉捣碎了加红糖煮开了吃下去。
还有更简单的方法吗?
有怕麻烦的朋友,您可以去药房买一些干的紫苏叶,突然感冒受寒了,就拿紫苏叶泡水喝,或者晚上泡脚也很好。再轻一些的感冒,晚上用艾叶水泡脚,泡出一身汗后捂好被子睡一觉,第二天起来也会发现感冒的症状没了。
小结:上面的这些简便的民间用方,都有散热驱寒的功效,就是用了以后身体会立刻温暖起来,身体微微出汗以后,外感的寒邪就驱除殆尽了,适用于感冒的初级阶段。什么是感冒的初级阶段?就是寒邪只停留在体表,还没侵入到我们身体内部,这个时候的症状表现为怕冷、怕风,流清涕。
如果你嗓子疼,咽喉痛,流*涕,那么就要注意了,这个时候寒邪已经进入体内,我们身体里面的正气就开始和它作战,会出现“内热”的情况,嗓子疼,感觉发炎,流*涕,头有点发热,都是外感风寒型第二个阶段会出现的症状。这个阶段可以称为“寒包火”,就是外寒里热,这种情况我们推荐使用感冒清热冲剂,因为它的组方里面既有散热驱寒的药:柴胡、紫苏叶、葛根、白芷等;也有清热的药:葛根、薄荷。
2、风热型
常见于春夏季。风热感冒一般表现为发烧、头胀、出汗、咽喉肿疼、口干舌燥、鼻塞、痰*,小便*,怕热,舌苔腻(厚)*。为什么会出现风热型感冒呢?有时候我们受了“时令不正之气”的影响,就是一年四季应该有各自的温度和状态,如果某年某季的温度和往年不太一样,比如某个地区的春季往年的一般温度是十几度,但是今年是暖春,温度达到20度,有些人的身体适应不了这种“时令不正”的气温变化,就会得风热型感冒。
中医治疗风热型感冒常用辛凉解表药,再加上清热解*药配合起来使用。比如现在我们在药房里看到的莲花清瘟胶囊
夏桑菊颗粒
感冒灵冲剂
等大多数治疗感冒的中成药都属于辛凉解表药的组方。而且一般不含有麻*、桂枝的这些中成药都只适用于风热型感冒,还有西药里面的消炎药,也是属于清热解*的药。
但如果你知道了自己的感冒症状属于风寒型,那就不要选用这些辛凉解表的中成药了,吃了的话感冒也会反复不愈,还是省点钱买些好吃的吧。
说了这么多是不是有点晕,没关系,咱们来归纳一下:
1)常见感冒的类型有风寒型和风热型,风寒型感冒又分表实证和表虚证,那么如何区分?
答:区别风寒型还是风热型有两种方法,第一是看症状表现,如果感冒后有咽喉疼痛,小便*,流*涕的典型症状,那么就属于风热型感冒了;如果没有前者的典型症状,则可以判断为风寒型感冒。二是看舌苔,如果舌苔腻(厚)*,就属于风热型感冒;舌苔薄白,属于风寒型感冒。区别风寒表实证还是虚证就看身体有没有汗出。
2)去药房时,自己如何选择中成药?
药房里治感冒的中成药大多数都是针对风热型的,一般都含有薄荷,连翘,金银花等辛凉解表的药材,这类比较好选择。至于风寒型就要选用辛温解表的中成药,比如成分里面含有麻*、桂枝、白芷、生姜的药品。风寒表实证(无汗)就选用含有麻*的中成药;风寒表虚证(有汗)就选用含有桂枝的中成药。
3、肠胃型
肠胃型感冒除了一般感冒的典型症状,它最为明显的表现是:想呕吐,浑身无力,头昏目眩,严重的话会出现上吐下泻的症状。它的舌苔可能是*的,也可能是白的,但一定是腻(厚)的。患肠胃型感冒的人是因为体内脾虚湿重,要选用健脾除湿的中成药。藿香正气水和保济丸这两种中成药都能有效的除湿健脾,但保济丸主要作用于腹部,比如拉肚子的症状;藿香正气水主要作用于头痛、头闷。
肠胃型感冒还是很可怕的,不想上吐下泻,还是早备几瓶藿香正气水吧!
4、肾阳虚型
肾阳虚型感冒常见于老人,除了感冒的常见症状外,肾阳虚型感冒的人会有明显怕冷的感觉,整个人感觉疲倦无力,就想找一个暖和的地方待着。碰到这种肾阳虚型感冒的人,特别是那种一年四季都四肢偏冷的老年人,那我们就要非常注意!!如果是老年人得感冒,千医院打针了,因为西医对于感冒发热的治疗思路都是用寒凉药物,老年人本来就肾阳不足,再用这些寒凉药可就“要命”了。大家多少都遇见过很医院挂水,结果十多天过去了都不见好,反而还越来越冷的情况,现在知道原因了吧!
对于阳虚型感冒,中医建议用附子理中丸、桂附理中丸、金匮肾气丸配合风寒感冒冲剂一起服用。
5、肝郁食积型
这种类型的感冒多发生在小孩和女人身上。这两类人医院打针吃药,而病情依然不见好转,什么原因呢?因为西医治疗感冒用的抗生素和消炎药都属于寒凉药,而这两种人的感冒用寒凉药去治是没有效果的。中医认为,现在的孩子常被家长娇生惯养,习惯性地给他们吃很多食物,造成孩子出现了消化不良的情况,因为吃下的食物过多就伤了脾胃,同时也伤了肝,造成食积肝郁。因为“肝主木”,木反克金,就会出现郁而生热,引起肺部的咳嗽、感冒、吃不下饭的问题。
与孩子的情况相反,女性是由于肝郁导致食积。经常有身体较弱的女性因为肝郁气滞,感冒了很多天都不见好。这样的女性她本身性格就属于多愁善感的“林黛玉类型”,没事就喜欢胡思乱想,乱想成习惯了,时间长了就出现了“肝郁气滞”的情况,造成体内肝的运化作用失调,导致“肝木克脾土”,而脾为后天之本,脾功能弱了就造成了食积,同时也造成了身体抵抗力的下降,引发感冒。
上面这两种情况,如果只是单纯地从伤风感冒入手去治是没用的,应该在疏肝、清肝、健脾、化食这几个方面的基础上再配合用一些治疗感冒的药物。比如,中医推荐患肝郁食积型感冒的小孩服用婴儿素、四磨汤、糊药,这些中成药都是健脾的。而女性应该从肝郁入手,推荐服用疏肝散、木香疏气丸还有丹栀逍遥丸。
说到小孩子的肝郁食积型感冒,就要提到另一种比较危险的情况,就是大便不通引起的孩子高烧。如果您是一名家长,突然发现孩子发起了高热,那么您先别着急,首先要想一想孩子有多少天没解大便了?如果小孩确实有好多天没大便了,那么您就要从通便入手来治疗高热。而不是孩子一发起了高热,医院打退烧针、吃消炎药,那么很可能会出现严重的意外!不是吓唬大家,而是确有此事。
案例分享:
年,云南省一地方自治州,有一名6岁的小男孩突然发了高热,家长医院立即进行抢救,医院见这孩子发高烧,就赶紧给他打退烧针,打针后孩子的确是退烧了,但是没过几个小时,孩子的高烧又起来了。医生又接着给他打退烧针,孩子烧退了又烧,就这样反复折腾了半个月后,医院告诉孩子家长:这孩子是因为脑膜炎导致高烧,目前抢救不了了,你医院看吧。家长就带着医院接着抢救,抢救工作又进行了十二天,医生又告诉家长:这孩子已经抢救不了了,现在他的的脑子已经被烧坏了,继续抢救下去既花钱也没有意义,你们把孩子带回去吧。回去第四天,孩子死亡。
这里要指正的是,医院说这个孩子是因为“脑膜炎导致高烧”,这个说辞是不对的。不是脑膜炎导致发烧,而是小孩持续的发高烧导致了脑膜炎。那么这个孩子的高烧是怎么来的呢?就是上面我们提到的:孩子大便不通会引起高烧。其实脑膜炎的检查是很简单的。医院从一开始接手孩子的治疗时并没有检查出孩子得了脑膜炎,引发了高烧,而是治了半个月以后才说孩子有脑膜炎,治不了了。
所以在这里我们要提醒各位家长,小孩子发高热有多种可能,但有一种可能性一定要先排除掉,就是孩子是否已经一个多礼拜没有排便了?如果是的话,就要从消化系统的疏通来治疗,如果排除了大便不通引发高热的这种情况,咱们再从其他情况考虑,而不是孩子一发高热,医院退烧、消炎,这样很可能会出现严重的事与愿违呀!
*附上常用的辛温解表、辛凉解表中药:
1、辛温解表药:
麻*、桂枝、生姜、紫苏、防风、羌活、白芷、细辛。
这类药物性味多属辛温,发散作用较强,以发散风寒为主,故又称为发散风寒药。适用于恶寒重,发热轻,头痛,身痛,无汗,舌苔薄白等外感风寒表证。
2、辛凉解表药:
薄荷、牛蒡子、桑叶、菊花、葛根、柴胡、升麻、淡豆豉。
这类药物性味多属辛苦寒凉,发散作用比较缓和,以发散风热为主,故又称为发散风热药。适用于发热重,恶寒轻,口渴,无汗或有汗、舌苔薄白或薄*而干。常与清热类药物配伍。
是不是觉得感冒特别复杂?感觉复杂就对了!
中医认为感冒是“万病之源”,你以医院吊水吃消炎药就可以了吗?当然不行!健康其实掌握在自己手中,如果你能重视自己身体的异常表现,哪怕一个常人看来的小感冒,那么健康就不会离你太远。
本文为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ID:maizhenyian)
潘氏脉诊医案
客观、真实、详尽的中医医案。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