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医内科学中的方药体系总结 [复制链接]

1#
天津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yc/150505/4618889.html

俗语有:“十人九痔”,说明痔疮的发病率非常高,对于痔疮的发病原因众所皆知,不外乎久站久坐,饮食辛辣温燥之品过多,肠道积热,热迫血行,引起出血。从预防的角度来说,当然是要改变饮食生活习惯,尽量避免久站久坐,饮食宜清淡。西医对于痔疮往往建议患者采取手术治疗,但却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而中医治疗本病有其优势。

本人也曾一度受到痔疮的困扰,反反复复,甚为烦恼。查阅历代书籍,关于痔疮的方剂屈指可数,一直未领会其实质。通过对相关方剂对比后,发现它们之间有一定的联系,现作一简要探讨。

痔疮的第一首方剂当推《方剂学》收载的槐花散,治肠风脏*下血,本方出自宋代名医许叔微所著的《普济本事方》,方药组成为:槐花、侧柏叶、荆芥、枳壳。具有清肠疏风,凉血行气的功效。学习方剂学的时候,很少有人对肠风和脏*有深究,到底什么是肠风,什么是是脏*?

一日读清代名医汪昂的《医方集解》,书中记载:“戴氏以随感而见色鲜者为肠风,积久而发色瘀者为脏*。”意思是说急性发作便血鲜红的为肠风,发病时间较长便血颜色暗红有瘀血的为脏*。也就是说槐花散对痔疮急性发作和慢性发作都能治疗。然而,在汪昂的注解中说:“此病多由湿热风燥之邪,如久不愈者,不宜纯用寒凉,须兼温补及升举药。”槐花散这张方子毕竟是偏于寒凉,久服寒凉之品必然会伤到脾胃阳气,固不宜久服。便血日久,气血两虚,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当加入温补脾胃之品,如参、芪、术、草,脾气宜升,加升麻、柴胡助脾之性帮助脾升。所以补中益气汤也是可以治疗痔疮的。

治疗痔疮还有一张方子叫乙字汤,出自日本汉方南阳氏,因大肠的形状像个乙字形,故取名为乙字汤。很多医家都说本方治疗痔疮效果好,却不能阐明好在哪里,对其组方思路也只字未提,留给后学者诸多疑惑。乙字汤组成也比较简单,由大*、*芩、柴胡、升麻、当归、甘草六味药组成,大*、*芩为大**连泻心汤,柴胡、升麻、当归、甘草为补中益气汤之半,没有用*参、*芪、白术、陈皮,说明所治疗的患者没有明显脾胃虚弱之证,大*、*芩清大肠之积热,大*还能治大便干结,柴胡、升麻升举清阳,当归养血和血,甘草补脾气缓解止痛。

“大法凉血用槐角、地榆、扁柏、条芩、炒连、栀子、生地,和血用当归、川芎、白芍、阿胶,风湿用秦艽、防风、荆芥、苍术、茯苓,血瘀少加桃仁、红花、苏木,宽长用枳壳,升举用升麻,生血补气加人参、*芪、白术、甘草。”当读完这一段话后,对于痔疮的用药思路豁然开朗。痔疮的发作往往便血是首要的症状,此时急则治其表当凉血止血,便血日久会产生瘀血,便血日久气血两虚,故适当加补气药助生化之源,痔疮突发为湿热风燥之邪侵袭,故用祛风除湿清热之品。后世诸多治疗痔疮的方剂无不据此化裁。

《和剂局方》中的槐角丸即是槐花散去侧柏叶、荆芥,加当归、*芩、防风、地榆。李东垣的当归和血散是由槐花散去侧柏叶、枳壳,加当归、川芎、熟地、白术、青皮、升麻。李东垣的《脾胃论》中有治疗肠澼下血的凉血地*汤,组成为:*柏、知母、青皮、槐子、熟地、当归,清热燥湿,凉血和血。北京同仁堂生产的地榆槐角丸由槐花散去侧柏叶,加地榆、槐角、大*、*芩、生地、当归、赤芍、红花、防风,也可以看成是加强版的槐花散,加强了清热凉血、祛风、活血的功效。

此外,在《金匮要略》中有治疗近血的赤豆当归散,由赤小豆和当归两味药组成,当归养血和血,赤小豆清热利湿排脓,用本方治疗痔疮往往需要加味,出血明显的加生地、地榆、阿胶等药,腹胀加枳壳,气血虚的加*芪、升麻等。

.3.27于长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