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虚弱症状
1、脾气虚
脘腹胀满,食后为甚,口不知味,甚至不思饮食,大便溏薄,精神不振,形体消瘦,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或白,或肢体浮肿,舌淡苔白,脉缓弱无力。
2、脾阳虚
腹胀纳少,腹痛绵绵,喜温喜按,形寒肢冷,大便溏薄清稀。或肢体困重,或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见白带多质稀。舌质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3、脾不统血
为脾气虚则运化无力,气血亏虚,可见食少,腹胀,便溏,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舌淡苔白,脉缓弱。
4、中气下陷
面色淡白,眩晕易汗,短气,倦怠,食少,便溏、腹部重坠,便意频数,小便浑浊如米泔等。多见于胃下垂、肾下垂、子宫下垂、脱肛及慢性腹泻等病。
5、胃阴虚
见口干唇燥,嘈杂,干呕,饮食减少,或吞咽不利,食后胸膈不适,大便干结,舌红中心干,少苔,或舌光、干绛,脉细数等。
6、脾胃虚寒
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冷痛不适,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食冷或受凉后疼痛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食少,神疲乏力,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
脾胃虚弱如何辨证施治?
1、治疗原则
脾胃虚弱的为健脾益气,助运化湿。主要方剂: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常用中药有*参、白术、茯苓、山药、苡仁、焦山楂、焦神曲、陈皮、砂仁(后下)。可水煎服,每日1剂,分2~3次服。
如时见腹痛,加木香、香附;兼舌苔白腻者,加苍术、厚朴;大便清稀,小便色清,腹部隐隐作痛,加炮姜、肉豆蔻、益智仁;
少气懒言,便泻不止,甚至脱肛,加*芪、升麻、葛根;兼夹湿热,口苦舌*,或大便夹黏冻,加*连、马齿苋。
2、主方运用
(1)六君子汤适于脾虚诸证。
方药:*参、白术、茯苓、陈皮、法半夏、炙甘草。
脘腹痞闷胀痛,恶心呕吐者,加木香、砂仁、藿香;若泄泻而兼腹中冷痛、手足不温者,可加炮附片、干姜;
或咳嗽、痰涎较多且有呕恶、头晕者,加竹茹、枳壳克;若久咳痰多而清稀,气短乏力者,加炙紫菀、款冬花、白前。
(2)参苓白术散适于脾气虚而挟湿诸证。
方药:*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山药、炒扁豆、莲子肉、薏苡仁、砂仁、桔梗。
若兼见带下色白质稀量多者,可加苍术、车前子、泽泻、柴胡;若白带日久不止,尚可再加金樱子、芡实、煅龙牡。小儿疳积,服用此方,再加鸡内金、神曲、麦芽、山楂,为细末,每次服3克,1日3次。
(文章内容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删)
肠胃道疾病问题,可免费咨询郭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