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大了,牙齿松了只能拔掉吗?其实不一定的,可以试试中医的固齿方法。
爷爷从60多岁开始,牙齿松动、脱落的问题就一直困扰着他。
老人家从小在农村生活,卫生观念也没那么好,日常很少刷牙,所以牙齿也坏得早,60多岁就掉了两颗牙。
那时候我还小,我记得我爸每次让他去镶牙,爷爷总是说:还能活几年哦,将就下算了。
这话一说就说了20年,现在爷爷80多岁了,牙齿没剩下几颗,因为食物嚼不细,吃下去难消化,所以肠胃也一直不好。他们这辈人吧,以前吃了很多苦,没享受过啥好东西,现在条件好了,他却很多东西都吃不了,想来也是唏嘘。
所以我先给长辈们提个醒:
很多老人认为掉一两颗牙对日常生活没有大的影响,因此不用镶牙,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缺牙后就应该及时修复,不能延误,否则会对遗留的健康牙造成危害,给将来的修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而且缺牙时间越长,修复效果也就越差。另外,牙齿的缺失,会使食物不能完全地被研细磨碎,长期如此,会加大胃肠消化和吸收的负担,造成营养不足。
上面说的是已经掉牙的情况,那么,如果牙齿出现松动,还没掉的时候怎么办呢?
相信多数人都会认为,那有啥办法,只能等它实在晃得厉害了,去拔掉,再装假牙。
这是西医的做法,我长大后学了中医,才发现我们中医有自己的处理方法。
前两年,我爸60来岁时,就出现了牙齿松动,但没到拔牙的程度。
我就用一个中药牙粉为他治好了。
我们首先要明白一个道理:为什么牙齿会松动?
这背后的原因是:牙周炎。
刚开始的症状,大家都比较熟悉,比如牙龈肿痛、刷牙出血、口臭等,日积月累,年纪大一点,由于牙周组织被破坏,牙槽骨支持牙齿的力量不足,就会出现牙齿松动、移位等现象。此时患者常感咬合无力、钝痛,牙龈出血和口臭加重。
牙周炎,西医一般认为是口腔清洁不干净,产生牙结石、牙菌斑所致,但现在卫生观念很好了,大家天天早晚刷牙,甚至用漱口水、牙线,为啥牙病还这么多呢?
中医的看法不同。
早在张景岳的《景岳全书》中,就简明概括了牙病的三种根源:
一是胃火重,二是虫病(我们今天说的蛀虫),三是肾虚。
胃火旺,就是胃热炽盛化火,可延足阳明胃经上炎,表现为牙龈肿痛、口臭、嘈杂易饥、便秘、烦热、口渴、牙疼、牙宣出血等。
而肾主骨,齿为骨之余,所以年纪大一点,肾气不足,又加剧了牙齿松动。
中医牢牙散,防治大多数牙病
中医上有个很出名的治牙病的方子,叫“立户方·牢牙散”,出自《清河氏伤寒总论》。
方子如下,包含了三组中药:
一、羌活、升麻、寒水石:可清热降火,专门针对胃火旺盛的情况;
二、旱莲草、女贞子:可以滋补肝肾,提升肾气,坚固牙齿;
三、龙脑香,又叫梅片,可驱虫。
以前的用法,是打成药粉,用来敷在牙齿上,但现在有牙刷了,早晚蘸点粉末,刷牙即可。不过刷牙的时间要长点,最好刷足五分钟,早晚一次即可。
我爸之前经常牙痛,而且出现了牙齿松动,我就买这种牙粉给他刷牙。刷了一段时间,不但牙痛减少了,松动的两颗牙齿也没再继续松动。虽然已经松动的牙齿无法再恢复坚固,但至少没有再蔓延,我感觉已经达到了预期。
所以有牙齿问题的朋友,建议大家也可以试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