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医不传的秘密藏在剂量里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医院诚信承诺 http://m.39.net/disease/a_6359070.html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药量

典型因剂量作用变化药川芎小剂量可使子宫收缩加强,大剂量反而麻痹子宫。前人有谓“头痛必用川芎”,然而,区别是:外感头痛,用量宜轻:最多不超过4克;高血压肝阳头痛,用量宜重:常用9~12克;瘀血头痛,宜重剂量:可用至30~40克。临床治血瘀头痛效果最好。王清任血府逐瘀汤治疗血瘀头痛,方中川芎常重用15~30克,清代的陈士铎《百病辨证录》散偏汤治偏头痛,疗效明显,方中亦重用川芎,用量达30克,若减少川芎的用量,则疗效不佳。若用川芎治高血压头痛时,亦应大剂量使用,可用10~15克。无论高血压或低血压所引起的头痛,只要是血中有滞,放胆使用川芎,不但止痛效果良好,同时对血压也有相应的调节作用。川芎引经少阳胜于柴胡,用量不宜多,一般在4.5~6克,治疗顽固性头痛时,剂量宜大,有效量在30克以上,最多可用至45克,配伍得当立竿见影!中医认为本品有上行头目,下行血海的双向性作用。川芎15克、桑叶45克,这样的剂量与配伍组合,治疗血管性头痛有奇效。*芪*芪利尿在20克以内明显,30克以上就趋向抑制;15克以内可升高血压,35克以上反而降压。有气虚症状用炙*芪,无气虚症状,则用生*芪。在王清任的补阳还五汤中重用至克,有曰:*芪治萎,四两起步(克),佐以陈皮以防壅滞。柴胡小柴胡汤中为君药,柴胡30克,其余的五个药各9克,柴胡用量大于其它药一倍有余,柴胡能透邪外出。(柴胡30g,*芩、人参、半夏、炙甘草、生姜各9克,大枣4枚。)逍遥散中为臣药,用量与各药相等,柴胡疏肝解郁。(柴胡、当归、茯苓、白芍、白术各30克,炙甘草15克。)补中益气汤中为佐药,用量极小,就是个升举清阳的配角,用3-6克。(*芪、人参、炙甘草各15克,白术、当归各10克,柴胡、升麻、陈皮克6克,生姜9片、大枣6枚。)常见中药的超大剂量脾胃常用药:茯苓,超过30克有利尿作用,克利尿最强,最多甚至用到克。猪苓,消浮肿克。白术,常用6-10克能健脾止泻,大剂量30~60克,能益气通便。莱菔子、槐花,30克以上可以降压。代赭石,9~18克镇胃降气、止呕止噫,用于胃气虚弱呕吐、呕逆;24~30克治实证气喘及肝阳上亢头晕、目眩证。大*,3~6克止泻,9~15克反过来,可泻下;《医学衷中参西录》治肝炎,30克为常规剂量。(大*粉0.3克以下止泻。)薏苡仁,药食两用,常用上限30克,治风湿、关节、腰腿痛需要用到45~90克。肺卫常用药:薄荷,用3克以疏达肝木,用至15克以发散风热,清利头目。桂枝,用量不到5克,取其温通阳气,增加膀胱气化功能;用至10克,则温经散寒,解肌发表,以祛除在表之风邪。茜草,30克以上治口疮。蝉蜕,常用量5~6克,治破伤风用25~30克。半夏,止呕、除湿10~15克,开胃15~30克安神大于30克;小剂量6克降逆和胃,中剂量15克化痰开结,大剂量30~60克(宜用姜半夏30克,生姜30克开始使用,逐渐加量至60克)可镇静止痛。沙参,30g以上补气,小剂量则可滑肠。芦根,降温可以用克。葛根,降血糖可以用90克。浙贝母,9~15克,清肺热、润肺躁、清热化痰,18~30克则不再是治疗咳嗽,而是更加解*散结,用在治疗肺痈、乳痈、瘰疠、发背及一切痈疡肿*。麻*,用来顿止暴喘,可30克分服;白果,定喘汤用21枚(约25克),重用的定喘效果优于常规剂量。补益常用药:人参(家种),用来强心,救急用30克;益母草,调经用10-15克,利尿每日用到30~45克,可加到75克显效,克时其效更佳,常用治疗急性肾炎尿少、浮肿。生杜仲,30克以上治腰痛奇效,不效则加至60-90克。红花,少用可养血,稍多则活血,再多则能破血。山茱萸,固脱90克见功,必与参附搭配。穿山甲,朱良春经验,用量须40~50克。酸枣仁,安眠,最大用量克;清热解*等攻邪药:石膏,清气分热,一日可至克。生地,凉营血,极限剂量克;艾叶,常用量温经止血,大剂量使肝细胞损害,出现中*性肝炎。槟榔,消积、行气、利水,常用6~15克,而杀姜片虫、绦虫,须用到60~克。细辛,治风寒表证用3克,最多9克。治各类痛证,有时用30克,甚至更大。*连,治糖尿病通常30克,配干姜防伤胃,糖尿病酮症,每日克,降糖迅速。夏枯草,上限15克,治甲状腺瘤,用量超过30克。三棱,破血行气,常用上限9克;治晚期肿瘤,每日量达到45~75克,相当于权威规定剂量上限5~8倍。萆薢,30克以上有消除蛋白尿作用。土茯苓,解*用到克。赤芍,治疗急性*疸超过克。中药超大剂量注意事项中药的超大剂量应用属于临床中药学研究范畴的内容,这方面的研究目前还是刚刚起步,许多内容还是未知数。现代中药药理、*理学研究还跟不上。民间使用应谨慎例如,细辛治风寒表证一般用3克,最多不超过9克。用细辛治各类痛证时,用量常常超大,有时用至30克,甚至更大。显然,风寒表证用超大剂量细辛,不仅无益,而且会有不良反应。此外,许多中药超大剂量应用时的炮制、煎药和制剂有严格规定,应该严格遵守。比如,附子、乌头类中药,特别强调先煎、久煎,以煎煮至不麻口为标准。

版权声明:文中内容为转载,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往期文章精彩回顾

中医基础,45条中医必背知识!

味中药药性口诀

“铁杆中医”,原来是这样炼成的!

倪海厦老师讲过的个经典配方(收藏)

五运六气——你的生辰决定了你的体质

倪师掌门弟子李宗恩丨如何选择优良的中医师?

国医大师邓铁涛处方拾穗——收录邓老62个常用自拟方(收藏)

南怀瑾先生一生收集的秘方大全!速度收藏,永久传阅!

一阴一阳之谓道:天地间最大的学问!

用有效成分衡量中药就是个笑话!国医大师张晓彤推心置腹解说!

《伤寒论》中,发汗的方法有11种

学中医必须先要掌握的个中医术语解释!

《*帝内经》认为“肺朝百脉”,这到底是肺的什么功能呢?请看罗大伦讲解

每个中国家庭必备的十味中药

常用中药配伍精要,学中医必掌握之

动态脉诊图来了!(学脉诊不可错过)

真正的中医看病,不是看病,是看那个气

中医系列课程学习

潘毅教授讲解《中医基础理论》——合集(全集完整版)

李德新教授讲解《中医基础理论》——合集(全75集收藏版)

郝万山教授讲解《伤寒论》——合集(全70集收藏版)

邓中甲——《方剂学》讲解合集(全82集收藏版)

朱文峰——《中医诊断学》讲解合集(全75集收藏版)

张廷模——《中药学》讲解合集(视频+讲义)全79集收藏版

(连载)《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合集(全集完整版)

徐文兵解读《*帝内经》全65集(梁冬对话版)

倪海厦人纪、天纪视频课程全套合集倪海厦《伤寒论》视频教材---全集(58集收藏版)倪海厦《灵枢针灸学》视频教材---全集(78集收藏版)倪海厦《金匮要略》视频教材全77(完整收藏版)倪海厦《*帝内经》视频教材---全集(75集珍贵收藏版)倪海厦《神农本草经》视频教材---全集(39集收藏版)倪海厦讲解《天纪易经》---合集(全83集收藏版)倪海厦地纪日记系列——合集(全八集收藏版)倪海厦老师高清视频——仲景心法传讲01~05(合集收藏版)《梁冬对话倪海厦》合集收藏(7集字幕版)

觉得不错,请在下方点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