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麻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夏季常见ldquo气虚湿热rdqu [复制链接]

1#

夏季炎热,又晴雨不定,常常是前几分钟还艳阳高照,不一会儿就暴雨倾盆。土地经过烈日的炙烤,温度很高,甚至可以烫熟鸡蛋,遇到短时间的暴雨,雨水被蒸腾,空气就会很闷热。形成暑挟湿热的情况,体质不理想的人很容易不舒服。而气虚的人尤其容易生病,“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形成“气虚湿热”的基本病机,常见的症状是乏力、纳差、精神不振、大便稀、口干,或有发热等。

许多病可以表现为气虚湿热,比如发热、肠胃炎、泄泻、“日晒病”、眩晕、嗜睡症等。这里介绍两首临床非常常用的名方,都是出自于李东垣《脾胃论》。

一是东垣清暑益气汤。为李东垣的名方补中益气汤化裁而成,由*芪、人参、甘草、当归、陈皮、苍术、白术、泽泻、升麻、葛根、神曲、青皮、*柏、麦冬、五味子组成,具清暑益气、健脾利湿之功。东垣说次方用于“皆因饮食失节,劳卷所伤,日渐因循其脾胃,乘暑天而作病也”。主治平素气虚,又受暑湿,表现为身热头痛,口渴自汗,四肢困倦,不思饮食,胸满身重,大便溏薄,小便短赤等。

我在夏季经常用此方,其实一年四季都常用,因为脾胃气虚,又有湿热的情况太多了。夏天的湿热可以来自于气候,但是自啤酒、烧烤而来的也不少,有些职业也会使体内湿热重,如厨师、健身教练等。所以不拘泥于方名是清暑益气,在脾胃“气虚湿热”这个基本病机做文章就行。

另一首方是升阳益胃汤,也是补中益气汤化裁。由*芪、人参、白术、*连、半夏、甘草、陈皮、茯苓、泽泻、防风、羌活、独活、柴胡、白芍、生姜、大枣组成。里面有祛风药,因”风能胜湿”.

脾胃气虚,水湿运化不利,湿郁热生、湿热缠绵。许多慢性肠胃炎就是这种情况,气虚湿热。针对气虚,临床常用四君子、参苓白术颗粒补益脾气,久服可见佳效。但医生常常只知道气虚,常常漏掉湿热,于是越补气,湿热越重,病人的感觉就是一吃药就口腔溃疡、大便干结。用本方做加减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吴斌大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